十一假期,快手小剧场以“高甜剧场”为主题,这既是吸引观众、强化品牌印象的关键时机。目前,众多长视频平台正积极拓展短剧领域,快手也在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短剧发展路径。这其中涉及的商业策略以及与其它平台的差异化竞争,都值得关注。
长视频平台短剧布局
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很早就进入了短剧领域。它们去年开始积极布局,并将网剧和网大的分账模式成功应用到短剧内容生态中。这样的先发优势为短剧的商业化打下了基础。但每个平台的具体情况不同,比如优酷可能在某些题材的短剧推广上有独到之处,腾讯视频可能更专注于针对特定受众的短剧投放,爱奇艺则在自制短剧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。这些举措都体现了长视频平台在短剧领域的持续探索。
短剧市场正快速扩张,各大平台间的竞争愈发激烈。长视频平台必须持续推出新的分成机制,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创作团队。然而,许多小众题材的短剧在长视频平台上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推广支持,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空间。
快手小剧场崛起
自去年8月起,快手增设了小剧场特色频道。这一频道让众多人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变化。在快手上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追剧的行列。众多用户在零散的时间里观看剧集,如采用1.5倍速、2倍速,或只关注某位演员的片段,已成为普遍现象。这主要是因为零散时间让人们更偏爱信息量大、节奏快的视频。于是,快手小剧场的推出,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。
不同地区的快手小剧场观众各有特点。比如,在繁华的大都市,不少上班族会在午休或上下班途中观看快手的小品。而在中小城市,人们往往在休闲的夜晚通过观看短剧来娱乐自己。快手小剧场的流行,使得原本不追剧的人群也纷纷加入了追剧的行列。
快手短剧变现难题
快手在为短剧造势之后,需重返商业核心。破解短剧盈利难题是当务之急。尽管平台运作逻辑各异,但在盈利方面仍存挑战。比如,不少个人创作者制作的短剧,因缺少商业资源的支持,难以将观众转化为真金白银。
一些小型制作团队在快手平台上积累了一定的人气,但受限于未能建立有效的盈利途径,难以持续获得经济收益。广告投放可以作为盈利手段之一,但如何将广告与内容巧妙融合,同时确保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,这还是一个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。
流量分账与联合出品
快手短剧的引入政策主要有流量分成和共同制作两种方式。这些方式在短剧制作领域具有关键作用。比如,兔狲文化与平台的合作就属于面向消费者的流量分成模式,通过这种方式,制作方能够从流量分成中获得收益。
平台与制作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。各制作方会依据自身状况挑选适宜的合作方式。对新兴制作团队来说,流量分成模式可能更合适,这样他们能更快地获得回报。而具备实力的制作公司则可能更偏好联合出品,以便获取更多资源和平台支持。
快手短剧内容特征
负责人透露,小剧场将增加悬疑剧情短剧的数量,其中甜宠剧占比约为40%至50%,悬疑剧占比约30%。漫改短剧也将成为主打内容。他们计划从快看、爱奇艺等平台挑选热门漫画IP,购买版权制作品牌专属剧集。多种类型的短剧旨在迎合不同用户的口味。甜宠剧尤其受到年轻女性的喜爱,而悬疑剧则吸引了众多悬疑迷。
制作过程中,制作方会考虑用户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等因素。比如,中老年人可能更偏爱贴近日常生活的短剧,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追求新颖的题材。据此对内容进行调整,是快手短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
快手与其他平台的不同
观正文化提到,爱优腾的短剧往往被忽视,资源分配不显眼。快手则更注重用户本身,与其他平台更看重内容不同。就算账号未因短剧走红,也能积累粉丝,这些粉丝资源归制作团队所有。在海外发行权方面,快手等平台的要求相对宽松,这使得更多制作团队更愿意与快手合作。
从地域分布来看,国外某些区域对中国短剧授权的需求较高。优爱腾对海外发行权的严格管理,可能让一些制作团队错失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。反观快手,其较为宽松的政策,有助于制作方进军海外市场。比如,东南亚的一些用户就特别喜爱我们国家的快餐式短剧。
你如何看待快手小剧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,可能尝试哪些创新商业模式?期待大家的点赞、留言和转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