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手短视频运营中,大家都很关注如何吸引到第一批用户。当前短视频领域竞争激烈,吸引新用户的方式多种多样,但同时也面临平台规则、资源等方面的诸多限制,这促使运营者们持续寻求新的策略。
同品类账号推广
同类别的账号用户群通常相近。以美食短视频为例,若另一美食账号进行推广,其粉丝可能会被吸引。操作上,两个账号可以互相推荐。比如,一个专注于本地美食探店的账号,可以与一个美食制作教程的账号合作,互相提及对方,并在视频或文案中说明合作推广。这种合作成本低廉,效果却可能显著,双方可借助现有观众基础互相拓展。此外,同类账号间的推广能体现行业内的联系与互动,提升用户对行业的信任度,如健身账号间的互推,能让用户感到这是志趣相投者间的推荐。
换个角度来看,同类账号的推广同样需要关注方法和步骤。不能只是机械地推送,还得考虑用户能否接受。不宜太过频繁或刻意,否则可能会招致用户的不满。找准时机推送,比如在发布合作内容或加入趣味互动环节时,效果会更佳。
MCN机构助力
MCN机构对基层账号有显著影响。比如,新晋的美食短视频制作者,若未加入MCN,可能会遇到平台合作不畅等问题。观察一些实例,我们发现一些小型手工艺创作账号,由于流量有限,难以获得平台资源。但若加入MCN,机构能运用其资源优化和推广内容。此外,MCN机构还能提供商业变现的渠道,旗下达人可以统一进行商业合作谈判,增强议价能力。
创作者若具备内容创作实力,仍需掌握利用MCN机构影响力的技巧。部分MCN机构拥有独立品牌体系,可把账号纳入体系进行系统化打造。但并非所有MCN机构都适宜,需详尽评估其提供的资源、过往成功案例以及干预内容创作的程度等。
内容生产者优势
线下内容创作者拥有特别的优势。比如,一些线下培训机构通过拍摄短视频来吸引更多用户。以书法培训机构为例,它们在当地享有盛誉,并且拥有稳定的学员群体。这些机构将线下课程的亮点制作成短视频并发布。由于他们已有稳定的收入,制作短视频并非为了迫切追求盈利,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能更加注重内容品质的提升。
再者,即便是那些拥有粉丝的达人也不例外。比如说,有一位擅长生活美学的达人,他不仅开设课程,还拥有粉丝。他们将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长融入到短视频中。对于这样的创作者来说,他们的线下资源有助于吸引线上观众。然而,他们需要巧妙地将线上线下活动结合起来,确保原有粉丝顺利过渡到短视频领域。同时,在短视频中,他们还需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优势,以便新观众能轻松理解并产生兴趣。
平台版权与扶持
短视频平台上,版权的力量不容小觑。比如,拥有世界杯版权的网站,其制作的短视频,流量常常显著增加。平台还会给予持有版权内容的账号实实在在的支持。以体育赛事视频账号来说,一旦获得欧冠转播权并制作相关短视频,就能享受到平台的流量加分和资金扶持等多重优惠。
平台对版权内容的重视程度较高,因此创作者必须留意内容的合法性及独特性。他们需努力挖掘独有内容,或与平台协作获取版权资源。此外,还需依据平台的扶持措施,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。比如,若平台近期重点支持文化历史类内容,创作者可以相应地创作相关题材,以便借助平台流量优势。
用户促活
用户在获得初期用户后,保持活跃度至关重要。平台算法特别看重与用户的交流,比如私信、评论和回复等。以宠物短视频账号为例,若能迅速回应用户疑问,比如宠物饲养相关的问题,算法就会提供更多展示机会。这种交流需保持真诚,让用户感受到与账号运营者如同朋友般的关系。
视频结尾可以设立互动区域。比如,旅游主题短视频,观众可以讲述自己难忘的旅行故事。一旦参与讨论,观众对账号的好感度会提升。此外,这种互动不仅提升了用户的忠诚度,也让新用户感受到账号的活跃氛围,从而吸引他们更多地关注。
渠道选择与粉丝画像
选择渠道要格外小心。在使用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时,必须掌握粉丝的基本情况。对于服装类短视频账号,若想进军年轻群体,就得深入研究快手用户群体的兴趣和偏好。比如,快手上的年轻人偏爱节奏快、时尚感强的服装展示,因此内容制作应迎合这些特点。
渠道数量并非越多越佳。若精力过于分散,各个渠道的内容制作和互动交流将难以保证品质。因此,需依据自身资源和目标受众挑选恰当的平台进行深度运营,同时依据平台规定和粉丝意见持续改进。
请问各位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吸引初始粉丝时,有没有什么独到的做法?期待大家的评论和分享,也欢迎点赞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