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频繁出现的低俗现象早已司空见惯,然而,那些涉及少年儿童的早熟社交圈子却让人深感震惊。有些平台甚至明目张胆地传播这类有害信息,这无疑是对社会价值观的极大冲击。
早育现象的呈现
不少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了大量未成年母亲案例。有的女孩未满16岁就为人母,有的17岁少女已育有两个孩子。这些未成年的母亲对自己的身份毫不掩饰,她们多生活在农村或小镇,早早辍学生子。有些平台上,关于早育的视频观看量极高,比如“14岁早恋产子”的视频,观看次数甚至高达三四十万次,这显示出早育现象的广泛存在。其中,有些未成年人将早育视为炫耀的资本,认为这样能吸引更多关注。
网红圈子中也出现了早育趋势。比如,18岁的杨清柠生了孩子,她和孩子的爸爸有很多粉丝。她怀孕的消息一出,就有其他17、18岁的网红纷纷宣布怀孕,好像早孕在这个圈子里变成了一种潮流。
平台的推波助澜
短视频平台在助推这一现象上扮演了关键角色。比如,“快手”这类平台上,就有官方推荐00后未婚先孕私奔视频成为热门的现象。一对年轻情侣公开直播私奔,他们亲密的视频和讲述怀孕不敢告知父母等不良内容被广泛传播。这种行为相当不妥,但平台不仅未对这类传播早育不良信息的账号进行限制或封禁,反而助力它们成为热门话题。
平台的智能推荐功能在未成年妈妈现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通过调查一位17岁妈妈的主页,我们发现系统不断推送其他年轻妈妈的账号。这样的推荐导致负面信息在平台上持续扩散,同时也让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这些不良内容,甚至可能受到其影响。
早育背后的地域文化因素
在我国某些农村和小城镇,早婚早育现象持续存在。这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较慢,教育资源匮乏,对早育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够。这些地区可能对早婚早育现象较为宽容,因此这种现象在这些地方较为常见。许多未成年的女性因辍学而早早步入婚姻和生育生活。同时,受当地文化或习俗的影响,在一些情况下,早育并未受到过多反对。
在社会关系中,农村和小城镇地区的人们特别重视家族观念。在这些地方,长辈们对于年轻人早婚生子可能持有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。这种观念的存在,对未成年人对生育的看法产生了影响。
对少年儿童的危害
在身体成长阶段,孩子的身体尚未完全长成。对于女孩来说,若过早生育,可能会遭遇生育风险,比如孕期可能遭遇多种并发症,产后身体恢复也较慢。而对于男孩,若过早承担起做父亲的角色,可能会遇到经济压力难以承受的问题。
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尚未成熟,他们的价值观尚未稳固成型。过早地承担起家庭责任,让他们错过了探索世界、受教育以及实现个人价值的时机。在心理层面,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应对抚养孩子和家庭关系等挑战,因此容易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。
社会影响
从家庭角度分析,未成年的父母往往无力确保家庭和谐以及孩子的教育成长。他们可能因经济拮据或家庭纷争而面临家庭解体的风险,进而对孩子成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
从宏观层面来看,这种早育现象的普遍存在,会降低整体人口素质。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提前生育,育儿时又缺乏科学指导,这样很难培养出高素养的后代,这对社会的持续进步是不利的。此外,这种现象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。若这种通过早育吸引关注的做法继续扩散,社会的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都将受到冲击。
解决措施建议
在家庭中,父母需认真执行监护责任,对孩子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性知识教育。例如,父母应向孩子说明早婚的负面影响,并限制他们使用短视频的时间。
在平台管理上,短视频平台需加强内容审查流程,坚决杜绝传播不良价值观的视频。对于发布涉及早育等不良导向的账号,平台应予以封禁。同时,应限制未成年人注册相关账号,或控制他们发布类似内容的权限。
在社会教育领域,学校和社区应广泛推行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活动。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,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和处理自身身体及人生中的选择。
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能阻止短视频平台上这类不良行为?期待你点赞、转发,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