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一开始就讲述了一个充满疑问的商业故事:A站的未来走向何方,快手、阿里、今日头条等企业又将如何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?
大股东寻求变现
2014年,奥飞动漫的董事长蔡东青成为了A站的重要股东。但自2016年开始,A站的管理层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,CEO职位频繁易主。从2015年到2017年,A站经历了多起人事变动。到了2017年底,A站遭遇了严重的资金困境。如果到了2018年1月31日,A站还无法筹集到资金,阿里云将不得不停止对其的服务。在这种情况下,持有54.77%股份的蔡东青,耐心已经用尽,他打算在A站尽快采取措施,避免损失并实现资产转换。
快手的迫切渴求
竞争激烈之际,快手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长视频平台和亚文化内容聚集地。这样的平台能拓宽其竞争领域、增加流量来源并优化商业布局。先前在与头条的Musical.ly创始人处竞争时曾遭遇挫折,但快手此次瞄准A站,表现出了其坚定的决心。2018年6月5日,快手正式对外宣布对A站实现控股。
阿里的策略考量
从策略角度分析,阿里在二次元市场缺少强劲的“棋子”来对抗“二次元联盟”的扩展。阿里对A站的控股权表现出了浓厚兴趣,但经过深思熟虑,可能无法获得A站的控股权。已知阿里在二次元领域的对外投资主体是武汉的两点十分动画公司,2018年3月的工商资料显示,阿里影业持有该公司20%的股份,并且双方共同设立了一个小型文化基金。
交易中的博弈局面
蔡东青在交易A站时坚持的原则是,只要有人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令人满意的价格,交易便可以顺利完成。在这段时间里,阿里与蔡东青进行了协商,即便不能实现对A站的控股,也意图增加对方交易的难度。此外,阿里甚至有意愿看到今日头条收购A站,以此来加剧行业的竞争态势。
A站自身困境根源
A站的CEO频繁更换,使得管理上缺乏稳定性。在2015到2017年,优酷和软银等投资方伴随高层领导层的不断变动。同时,资金筹集也遇到了难题。到了2017年年底,公司还面临阿里云可能停止服务的风险。这些重重困难使得蔡东青失去了继续投资的兴趣。
收购带来的行业影响
快手接管了A站,这让它得以在长视频及亚文化板块加强拓展。此举或许会促使其他平台,比如头条,加快在这一领域的布局。即便阿里并未成为A站的控股方,其在二次元领域的投资同样会促进该行业的竞争多样化。
大家对快手收购A站后,能否打造出一个具备竞争力的平台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同时,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