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商务交易已是家常便饭,即便是17.9元的小额交易也可能触法律问题。小额交易为何会招致诉讼?下面,我们将深入分析宁夏那起未退货未退款的具体案例。
事件缘起
2022年12月7日,宁夏同心县河西镇的小花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件价值17.9元的睡衣。当天,商家选择了圆通快递进行发货。到了12月15日,小花成功收到了货物。这起网购事件原本并无特别,然而,之后却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状况。
12月25日当天,小花只是去办理了退款事宜,没有进行退货,而且整个过程都进行得很顺利。然而,这样的举动却让店铺和小花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。
沟通无果
店内服务人员发现小花只是提出了退款的要求,并没有退货。于是,他们多次尝试和小花交流。然而,每次交流都没有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共识。小花坚持自己的选择,最终并没有选择退货。
在此情况下,商家为保护自己的权益,已向同心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他们要求小花退还17.9元货款,并且承担打印材料等额外费用。
法官调解
原告身处外省,往返法院开庭,费用颇高。为了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,法官立刻赶往小花家中,送达了诉讼文书和传票。随后,调解工作随即展开。
小花向法官陈述,她希望退回货款,原因是睡衣的质量不尽如人意。但她也表示,自己并未记得办理退货手续。此外,她还表示愿意对店铺的损失进行赔偿。即便如此,原告依然坚持自己的诉求,不愿接受调解的提议。
调解僵局
原告坚决不同意调解,坚持主张必须对这种不当行为予以惩处,并且迫切希望案件能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审理。这种坚定的立场导致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困境,双方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妥协的迹象。
案件进展至此,顺利解决存在不少变数。法官面临了较大的难题,急需寻觅恰当的途径,以突破当前的困境。
成功调解
法官通过电话与当事人多次交流,对相关法律条款做了详细解释。他讲道,被告小花答应赔偿包括打印费和诉讼费在内的所有损失,这笔钱远远超出了睡衣的成本,甚至多出几十倍。实际上,这样的赔偿已经足够起到警示效果。
原告很快表示同意调解。接着,在法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通过原告提供的二维码,案件相关资金得以顺利收取和支付。最后,矛盾得到了有效处理,整个事件得以圆满结束。
法律启示
依照法律条文,一旦买家要求退货,卖家有义务退还商品。若不这么做,便违反了法律,涉嫌非法获利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三十九条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都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和合同履行义务做了详尽说明。
互联网使用广泛,电商平台交易活跃。我们要保护消费者利益,还得重视卖家权益。网络购物必须遵循规则。对于这起不退款也不退货的情况,大家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。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