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“超级小桀”在直播拼多多砍价活动时,数万人助力砍价两小时却未能成功,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这起事件再次把拼多多的砍价活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尽管拼多多回应称商品砍价已成功并已发货,但他们的砍价活动仍旧争议不断。
拼多多砍价活动现状
拼多多推出的砍价活动宣称可以免费获得商品。在“超级小桀”事件中,成千上万的观众参与了砍价,但经过两个小时的尝试,依然未能成功。早在2021年,律师刘宇航就因为拼多多砍价活动中始终差“0.09%”而提起诉讼。众多用户反映,在砍价过程中,软件持续提供模糊的引导,取消或关闭按钮难以辨识。这些问题揭示了拼多多砍价活动的操作不透明。同时,许多用户在砍价过程中被误导,频繁被要求完成任务或购买付费服务,导致他们浪费了大量时间。
拼多多砍价看似简单,但在实际操作中,其背后隐藏着繁琐的规则和体系。许多用户在参与过程中发现,砍价进度越来越慢,甚至到了小数点后多位数的程度,这显然不符合常理。许多用户因此被这种看似即将成功,实则难以触及的假象所误导。
客服处理的问题
“超级小桀”拨打拼多多客服电话,对方却直接挂断了。这种处理方式很不专业。类似的情况还不少,有些用户表示客服不解决问题,总是推脱或者提供不合理的解释。比如在砍价活动中,如果有人操作被认定为异常,比如直播间禁止网友扫码,就判定为恶意分享,却没仔细考虑具体情况。客服是用户和商家沟通的桥梁,这样的做法只会让用户更加不满。如果一家企业的客服不能妥善处理用户的疑问和需求,可能会导致大量用户流失,这对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。
拼多多的回应探究
拼多多对“超级小桀”事件中的商品发货情况作出回应,但否认了“几万人参与砍价”的说法。但许多人直观感受到,拼多多的砍价活动确实有不少让消费者感到不满的地方。在刘宇航起诉事件中,拼多多用百分比位数有限来解释“0.09%”,这种解释显得有些勉强。众多用户觉得拼多多在这类事件中缺乏诚意,并未真正解决砍价活动中的根本问题,只是围绕数据和事实进行表面解释,并未全面调整那些不合理的规则和诱导消费的机制。
对消费者的影响
文化素养较高的理性消费者对拼多多的砍价手段心知肚明,不太会轻易加入。然而,我国仍有不少民众,尤其是年纪较大或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人,容易受到误导而冲动消费。这些人可能因为想要节省开支,被砍价免费拿商品的活动所吸引。在参与过程中,他们可能因为不熟悉规则而被误导,甚至可能遭受经济损失。更严重的是,如果有人过度沉迷于砍价,还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,比如影响正常工作、生活安排,甚至引发焦虑情绪。
商业模式的影响
拼多多的这种砍价方式带来了一种不健康的示范效应。这种营销手段可能被其他企业效仿,通过诱导和消耗用户精力来提升流量和收入。从整个社会的商业环境来看,这不利于构建一个诚信的商业环境。若这种模式持续存在并得到普遍认可,消费者在参与各类商业活动时可能会遇到诸多陷阱,浪费大量不必要的精力。市场将变得极度混乱,消费者对消费的信任度将显著下降。
企业的社会责任
拼多多面临砍价等营销问题,还需关注员工权益。员工加班后不幸猝死,却有不妥言论传出,暴露出企业文化与员工待遇上的重大不足。企业不能只追求利益,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。若企业只图消费者利益和员工劳动力,难以实现持续发展。作为大型企业,拼多多应向消费者提供诚信服务,同时关注员工身心健康。
是否你也曾有过在拼多多上砍价的经历?不妨点赞、转发,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。